【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⑰】重庆:持续绿色转型******
【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⑰】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我们一期的6条生产线今年将全部建成投产,还将启动二期24条生产线的建设。”1月7日,位于重庆涪陵高新区的卡涞项目施工现场,设备调试安装和厂房室内装修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杭州卡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姜帆介绍,总投资10亿元的涪陵卡涞项目全部完成后,每年将生产300万件高性能复合材料轻量化零部件,成为涪陵新材料产业的新引擎。
2022年底,重庆市经信委发布《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创建名单》,涪陵高新区以动力电池系统、轻量化部件为特色入选创建名单。
同样位于涪陵高新区的吉利涪陵12GWh动力电池项目,施工场面热火朝天。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心脏”,其品质直接决定整车性能。该项目规划面积480亩,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是全市百项重点推进项目之一。
2022年12月29日,重庆市委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持续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等七方面的重点任务。按照《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涪陵高新区已引进吉利涪陵12GWh动力电池、卡涞科技、达新半导体6英寸IGBT晶圆产业化等项目,着力打造涪陵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助力重庆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化、新能源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9日 01版)
打手脚 打腰背 为啥麻醉部位各不同******
很多手术患者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同样是做手术、打麻醉,为什么有的人是在手脚上打针,有的人还要在腰背部打针?是不是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手术就做完了?今天,麻醉科的医生就来带大家揭开麻醉的神秘面纱。
手脚打针
首先说说手脚上打麻醉针,其实就是指我们经常提到的全身麻醉所需要开放的外周静脉。全身麻醉药物大多通过血液进入人体抵达全身和大脑,发挥麻醉效果,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俗称“患者的生命线”,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手脚上的打针。有了它,麻醉医护人员就可以将麻醉药物注射到静脉中,达到类似睡眠的麻醉状态,就可以实施手术了。
待手术结束后,麻醉医护人员会精准地掌握麻醉药物的代谢时间,停止持续输注的麻醉药物,等待患者的苏醒。一般患者在苏醒后只会记得手上打了一针,医生说睡一觉吧,就沉沉睡去,而对于其他麻醉过程及手术所造成的伤害性刺激毫无记忆。
腰背打针
打在腰背上的麻醉是指椎管内麻醉,这也是我们麻醉常用的另一种方法,也就是俗称的“半麻”。医生会在患者的后背向椎管内打一针,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通过控制麻醉平面,达到下腹部及下肢麻木、失去痛觉的目的,使患者顺利完成下腹部或下肢的手术。有时候还可以放一根软软的管子在后背,帮助患者渡过难熬的术后疼痛期。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麻醉医生并不是打完了这一针就万事大吉了,麻醉医生会一直陪伴在手术患者周围,做围术期的“守护神”,对患者的整个手术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好一个“外科医生中的内科医生”,具备对术中出现的各种危机事件进行及时的应对和处理的能力,做到“化险为夷”。
俗话说,“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打一针”看似很简单,但打完这一针后的麻醉维持、麻醉管理、患者的苏醒才能真正体现出麻醉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难度与重要性所在。用一句话来说:麻醉不只是为了沉睡,而是为了更好地苏醒。
文/武昊天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